服务热线:18162533930
首页 新闻资讯 最新通告 科室导航 科普课堂 护理天地 医学教育 人才招聘 党建风采 院报期刊 关于我们
最新资讯

NEWS

治疗“鼠标手”,中医有良方!

1319 2021-02-02

NEWS

“骨水泥”让八旬太婆重新挺直腰板

1351 2021-02-02

NEWS

爹爹患肾病多年引发多器官衰竭,CRRT技术挽回生命

1305 2021-02-02

最新通告
  • 1

    武汉市武昌医院项目采购公告(快速生物阅读器)

  • 2

    武汉市武昌医院项目采购公告(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党建视频拍摄)

  • 3

    武汉市武昌医院项目采购公告(放射防护用品一批)

注意!谨防野蘑菇中毒!
2020-08-11

 

营养界有句老话,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,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,可见这一条腿的蘑菇营养确实不一般。

近来,雨水充沛,野生蘑菇疯长,可是,大家需要警惕野蘑菇千万别随意采食。野生蘑菇有毒品种多,且毒性成分复杂,食用后引发中毒症状表现各异,病死率高,且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特效药,只能见招拆招,对症治疗。提醒广大居民勿采、勿食不明品种野生蘑菇,不要轻信不科学的鉴别方法;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要警惕。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,中毒者要立即催吐,并尽可能携带剩余蘑菇尽快就医。切莫因为症状轻微而忽视,早期到医院处理可以抢到最佳的救治时机。

毒蘑菇又称毒菌或毒蕈,属大型真菌类,一般食用后2~24小时就会出现上腹部不适、恶心、呕吐、轻微腹泻、头晕、全身无力等症状,重者可出现皮肤黄染、肝脾肿大、皮下出血、呕血、血尿、少尿、意识不清、烦躁不安、惊厥、抽搐、休克等症状。

中毒高峰期:一年两次

一年当中,蘑菇中毒有两个“高峰期”。4-5月是鹅膏菌中毒的高发时期,此类中毒容易引起肝衰竭,死亡率高达80%。7-9月是亚稀褶类菌菇中毒的高发期,此类中毒容易引起肌溶解、急性血管内溶血和多器官衰竭。

另外,菌类网红“见手青”为裸盖菇属,在我国南方多省份,一般每年10月到11月份开始生长。这个类群的蘑菇一般个头小,菌柄细长一些,菌褶成熟后变黑,菌柄和菌盖受伤害后容易变为蓝色,多生长在腐殖质较高的地方。
注意!鉴别毒蘑菇存在五大误区
      野生蘑菇营养价值高,味道鲜美,深受人们喜欢,民间曾流传很多种鉴别有毒蘑菇的方法。这些方法并不科学,民间流传的鉴别方法存在五大误区:

×误区一:鲜艳的蘑菇有毒,无毒蘑菇颜色不鲜艳。可食用蘑菇也有颜色鲜艳的,而毒蘑菇也有颜色朴素的。最"臭名昭著"的毒蘑菇"致命白毒伞"就有光滑挺拔的外形和纯洁朴素的白色,符合传说中无毒蘑菇的形象。但它以极高的致死率成为毒性最强的大型真菌之一。而颜色漂亮的红黄鹅膏,却是美味的食用菌。

×误区二: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、栎树上,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、潮湿的肮脏地带。蘑菇不含有叶绿素,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养,只能寄生、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,常常要求比较高的环境湿度,因此它们倾向于生长在"阴暗潮湿"的地方。至于环境的"清洁"与否,与蘑菇的毒性无关。食用菌鸡腿菇常常野生在粪便上,栽培时也常用牛马粪便作为培养基;而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却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中地上。蘑菇生长环境中的高等植物,如松树和栎树,也不能作为蘑菇有无毒性的判断依据。

×误区三:毒蘑菇虫蚁不食,有虫子啮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。人和昆虫的生理特征相差很大,同一种蘑菇很可能是"彼之砒霜,我之蜜糖"。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却是昆虫的美食,如豹斑鹅膏常被蛞蝓取食。致命白毒伞也有被昆虫啮食的记录。

×误区四:毒蘑菇与银器、大蒜、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。银针验毒的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,而毒蘑菇不含有硫或硫化物,无法令银器变黑。而导致大米、大蒜、灯芯草变色的说法则是无稽之谈,没有证据支持该说法。

×误区五:毒蘑菇经高温、盐水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。不同种类的毒蘑菇含有的毒素热稳定性不同。以白毒伞为例,它的毒性成分是毒伞肽,毒伞肽的稳定性很强,煮沸、晒干都不能破坏这类毒素,人体也不能将其降解。大蒜的活性成分虽有一定的杀菌作用,但对毒蘑菇却完全无能为力。
如何正确辨别有毒蘑菇?
     “头上戴帽、腰间系裙、脚上穿鞋”的蘑菇肯定有毒。头上戴帽指有菌盖,腰间系裙指有菌环,脚上穿鞋指有菌托,这类蘑菇千万不能采食。

 

知识链接

  ——华中、华东地区常见的毒蘑菇

说明:

1.以上所有标本和图片全部来自于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6个省份近年来发生的野生蘑菇中毒现场,具有华中、华东地区代表性。

2.以上全部图片由陈作红、张平教授拍摄,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标本馆。

 

  • 版权所有:武汉市武昌医院  技术支持:京伦科技
    备案号:鄂ICP备15014702号-1

  • 我们的服务 Service

    专家团队 特色诊疗 医保指南 体检中心 就医指南 门诊挂号 优秀案例 最新活动

  • 关于我们 About Us

    医院简介 院区指南 组织架构 安全生产